今年以来,学术酒吧活动在上海、北京、广州等多个大城市兴起。 主讲人多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或青年学者,带来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,观众多是大学生或参加工作的年轻人。在酒吧这个更为放松的环境中,大家学习知识,也彼此交流。 类似的学术交流和文化沙龙活动,在学校讲堂、咖啡厅或书店中并不新鲜,但当它与酒吧相遇,产生了奇妙的碰撞。 学术酒吧,谁在办,谁来讲,谁在听?大家想通过参加学术酒吧活动获得什么?学术酒吧是昙花一现,还是会发展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? 走近参与学术酒吧的各方,不一定能获得答案,但一...